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钱起〔唐代〕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潇浦 一作:湘浦)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听说湘水的神灵,善于弹奏云和之瑟。
动人的乐曲使河神冯夷闻之起舞,使远游的旅人不忍听。
瑟声哀婉悲苦,连坚硬的金石都为之感动、悲伤;瑟声清亢响亮,可以响遏行云,传到那穷高极远的苍穹中去。
瑟声传到苍梧之野,连安息在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也为之感动,生出抱怨思慕之情;而生长在苍梧一带的白芷,在乐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乐声顺着流水传到湘江,化作悲风飞过了浩渺的洞庭湖。
曲终声寂,却没有看见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烟气消散,露出几座山峰,山色苍翠迷人。

注释
省试:唐时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传诵一时,并奠定了钱起在诗坛的不朽声名。

  诗题“湘灵鼓瑟”,摘自《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句,其中包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

  根据试帖诗紧扣题目,不得游离的要求,诗人在开头两句就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描写女神翩然而降湘水之滨,她愁容满面、轻抚云和瑟,弹奏起如泣如诉哀伤乐曲。动人的瑟声首先引来了水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然而一个“空”字,说明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钱起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参加进士考试时所作。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35-637
2、 贾晋华.唐代省试诗与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古典文学知识,1995(2)

简析

  《省试湘灵鼓瑟》是一首试帖诗。此诗既紧扣题旨,又能驰骋想象,天上人间、幻想现实、无形的乐声在其中得到有形的展现。全诗通过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湘灵寻夫不遇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生动表达了二妃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和对舜帝驾崩于苍梧的哀怨和思慕之情,成为公认的试帖诗范本。

钱起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443篇诗文  7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出塞五首

杜甫 杜甫〔唐代〕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
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鞍,百金装刀头。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
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
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居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累 一作:束)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